在纵横捭阖的历史长河中,
在栉风沐雨的峥嵘岁月里,
沂蒙大地上,
一位位英烈,
串联起一个个载着硝烟的战斗故事;
而一个个故事,
又诉说着一段段撼人心魄的红色历史。
在先烈战斗过的土地上,
在先辈耕耘过的土地上,
沂蒙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征程中,
总有些故事是历史永远铭记的。
沂蒙大地上,
一位位英烈,
串联起一个个载着硝烟的战斗故事;
而一个个故事,
又诉说着一段段撼人心魄的红色历史。
在先烈战斗过的土地上,
在先辈耕耘过的土地上,
沂蒙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征程中,
总有些故事是历史永远铭记的。
★厉家寨 厉月坤★


解放前,厉家寨6500亩可耕地中,只有1100亩比较平整,其余倾斜不平。
为了改变穷山恶水,勤劳、智慧的厉家寨人在党支部书记厉月坤,党支部副书记、社长厉月举的带领下,整山治水,战天斗地,用了13年时间,实现了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七八十公斤递增至276公斤,提前十年实现了全国农业发展计划纲要的目标,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业绩。毛泽东1957年10月9日亲笔批示:“愚公移山,改造中国,厉家寨是一个好例。”1957年12月,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,国务院授予莒南县厉家寨大山农业社一面锦旗:“英雄社战胜穷山恶水。”
★九间棚 刘嘉坤★
从上世纪六、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,九间棚是有名的贫困村,山高涧陡,缺水没电,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与外界相通。到了1963年,九间棚人才全部迁出石棚住进石头搭建的第二代住房。
★后峪子村 梁兆利★

★代村 王传喜★

面对新时代的新使命
迈向新时代的新目标
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
“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”的新要求
迈向新时代的新目标
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
“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”的新要求

座谈会上,共同向全市农村党组织书记发起了《弘扬沂蒙精神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带头人的倡议书》。

弘扬沂蒙精神
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带头人
的倡议书
全市农村党组织书记: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带头人
的倡议书
我们从担任党组织书记那一天开始,就担负起党的重托和群众的信任。进入新时代,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提出了打造乡村振兴“齐鲁样板”新要求,群众对美好生活充满了向往。以总书记的号召为方向,以群众的期盼为动力,弘扬沂蒙精神,做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的带头人,我们责无旁贷、义不容辞!今天,我们厉家寨、九间棚、后峪子、代村四名党组织负责人,共同发起如下倡议:
1.要坚定不移跟党走。我们这些建国后各个时期的临沂农村典型,最深刻的体会就是,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”。共产党领导中国“站起来”“富起来”“强起来”,我们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。作为一名农村党组织书记一定要带头永远听党的话、跟党走!永远带领党员群众、服务党员群众,做信念坚定的带头人。
2.要撸起袖子加油干。群众看党员,党员看支部。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。党组织书记就要为村庄谋发展,为群众谋利益,来了政策多宣传,大事小事好商量,遇到困难冲在前,“宁瘦十斤肉,不丢组织脸”,撸起袖子加油干,干到群众的心坎上。
3.要让集体经济强起来。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,乡村振兴需要产业来支撑。党组织书记既要带领群众致富,还要为集体增收领路,要把村里资源用起来,外面资金引进来,特色合作社建起来,一心一意谋发展,扑下身子抓增收,让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起来。
4.要让村庄美起来。“人人都说沂蒙好”,新农村要有新面貌。打扫卫生多栽树,架好桥梁修好路,让群众形成好习惯,让好习惯变成好风貌。让青山常在、绿水长流,让村庄从内到外透着美,把更多沂蒙乡村打造成农村人记得住乡愁、城里人来了不想走的美丽家园。
5.要让群众笑起来。“工作好不好,脸上见分晓”,群众的笑脸就是对我们最大认可。甘当群众的“贴心人”,平时群众工作细一点、说话办事耐心点、服务群众多一点,多进群众门,多为群众想。要想点子、聚能人、抢机遇,带着群众一起找强村富民的新路子,让群众摘掉“穷帽子”、鼓起“钱袋子”、过上“好日子”。
同志们,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,在上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,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,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一起去拼搏,一起去奋斗!
倡议人:
临港经济开发区厉家寨村党支部书记 厉明聪
平邑县九间棚村党委书记 刘嘉坤
沂南县后峪子村党支部书记 梁兆利
兰陵县代村党委书记 王传喜
2018年8月25日






文稿来源:微信公众号“临沂驻村干部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