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描述信息

“风景这边独好”

  • 分类:九间棚新闻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中国网-传媒经济
  • 发布时间:2016-07-20 20:26
  • 访问量:

【概要描述】

“风景这边独好”

【概要描述】

  • 分类:九间棚新闻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中国网-传媒经济
  • 发布时间:2016-07-20 20:26
  • 访问量:
详情

——平邑县九间棚村从“穴居山洞”到“美丽乡村”蝶变记

  【中国网-传媒经济】山东消息 九间棚村地处沂蒙革命老区腹地,隶属于平邑县地方镇,目前全村总人口为290人,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出了名的贫困村,而今该村已变成“全国文明村”、“全国生态文化村”、“中国幸福村”、“中国传统村落”、“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”和“AAA国家级旅游景区”等荣誉称号于一身的美丽乡村,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普通小山村发生如此巨变?日前,笔者怀着好奇之心来到这个小山村一探究竟。
  过去的历史
  说起“九间棚”的来历,还有一段苦涩的历史。相传在清朝乾隆六年(公元1741年),一户刘姓夫妇逃荒躲难,来到了龙顶山上,发现有个天然石棚可以栖身,便住了下来。从此石棚当屋,石板当床,刀耕火种,繁衍生息。后来,人口逐渐增多,便用石块将石棚隔成九间,取名“九间棚”。从此,祖祖辈辈在这里一住就是200多年,直到1963年才全部迁出石棚。
  九间棚村位于640多米多高的龙顶山上,过去村里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与外界相连,上山下山非常艰难。有时村民得了急病,因下山不便耽误了治疗而不幸病故。据全国人大代表、该村党支部书记刘嘉坤回忆,在他17岁那年,他父亲夜里突然得了急性阑尾炎,因山高路险,夜间无法下山,等到天明送到医院救治时为时已晚,老人在病痛的折磨中永远地离开了人世。这件事给刘嘉坤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,也激起了他奋发图强的志气。
  过去的九间棚,荒山秃岭,缺水没电。由于环境恶劣,村子里的人一直过着艰难贫困的生活。到1983年,人均纯收入还不足百元,是出了名的“干山顶”、贫困村。村里的姑娘争着往外嫁,外村的姑娘不愿嫁过来。1984年,这个只有177人的小山村,就有13个光棍汉。
  艰苦创业的历程
  1984年冬,老书记刘德敬、老村长(村主任)廉茂增把村党支部书记这副重担,交给了他们培养多年的刘嘉坤。
  要想富,先修路。在老班子的支持下,刘嘉坤上任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要带领大伙修出一条通往山下的道路。新规划的道路要从悬崖峭壁上经过,再加上村里劳动力少,又没钱租用机械设备,请来的技术员因修路难度和工程量太大,劝村里趁早放弃。倔强的九间棚人受够了没路的罪,吃够了没路的苦,为了生存下去,他们别无选择,这路再难也得修!没有资金,他们不等不靠,村民卖猪卖羊卖家当,有的老人甚至卖掉了准备养老送终做棺材的木料,东借西凑,凑起了 17700元钱!
  1984年冬天,修路的开山炮炸响了。为便于管理、增加透明度,村两委对工程实施分段承包。党员、干部和村民一样分工,并且干最难的路段。村民如果干不了承包的路段,可以与任何一名党员、干部对换,任何党员、干部可以与支部书记对换。从1984年12月到1985年4月,九间棚人拼命地干,大年三十还在工地上打炮眼、装炸药,开山放炮。他们每户都承担了难以想像的重负,每人都付出了接近极限的体力。就这样,只用了五个月时间,他们干了正常情况下需要五年才能完成的工程:一条宽6米、长3500米、大小24道弯的盘山路修成了!
  就是靠着这种干劲,九间棚人五年的时间,干了常人十年都干不完的活。期间,全村累计集资23万元,平均每人每年出义务工310天。各项工程用掉了两万多斤炸药,压断了上千条扁担,磨秃了上万根钢钎。先后架设供电线路3000多米,修筑盘山公路3.5公里,修砌石渠3500米,开山整地500多亩,新栽果树2万多棵。至此,初步改变了九间棚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,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。
  1990年8月5日,在全国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议上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中组部部长宋平同志,听取了刘嘉坤关于九间棚人战天斗地、脱贫致富的汇报后称赞道:“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,共产党的威信也是干出来的。”并号召全国学习九间棚。由此,“团结奋斗,顽强拼搏,坚韧不拔,艰苦创业”的九间棚精神,传遍神州大地。
  追求产业发展
  向贫穷宣战的硝烟刚刚散去,九间棚人又投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。1991年,他们走出大山,在县城先后开办了“花岗石厂”、“工程机械配件厂”、“塑料厂”、“金银花茶厂”等企业。
  为更好地带领九间棚创业发展,1997年秋,43岁的刘嘉坤又自费到北京大学拜师求学。他刻苦学习、认真钻研,并以访问学者的身份,完成了《贫困山区脱贫致富之路探析》研究课题,得到导师厉以宁的称赞。
  学成归来的刘嘉坤,规划出了九间棚未来新的发展之路,那就是:要把家乡建设成美丽乡村,要把金银花产业做强做大。
  平邑县是著名的“中国金银花之乡”。二十多年来,刘嘉坤倾心选育推广金银花优良品种,致力于“开发金银花、造福全社会”。他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徐常青博士合作,在2003年选育成功金银花优良品种九丰一号;随后,又在专家学者的指导帮助下,在2015年选育出花蕾期超长、10-15天不开花的金银花优良品种北花1号,有效解决了传统品种金银花采摘难、成本高、效益低的老大难问题,成为目前中国金银花更新换代的首选品种,具有重大推广价值和广阔发展前景。
  为做强做大金银花产业,九间棚先后成立了农业科技园公司、金银花专业合作社、金银花茶业公司、电子商务公司、北花农业科技公司、金银花技术开发公司,并购了岐黄中药饮片公司、大陆药业公司,并在全国各地成立了多家外地子(分)公司。发起成立了中国经济林协会金银花专业委员会、临沂市金银花研究院、山东省金银花行业协会种苗委员会。初步形成了金银花“良种选育——推广种植——干花购销——药品食品研发生产”的金银花全产业链,成为了金银花行业的领导者和整合者,刘嘉坤也因此被誉为“金银花产业的袁隆平”。
  建设美丽乡村
  九间棚村,是九间棚人魂牵梦绕的故乡。虽然这些年在外地办了不少企业,但是,老村子永远是九间棚人心目中的“家”,为此刘嘉坤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家乡建设成“美丽乡村”。如今在以九间棚村为核心的景区里,自然风光优美,人文古迹众多,5万亩果园连成一片,春华秋实,四季宜人。尤其阳春三月,各种果树鲜花盛开,遍地芳菲。1990年春天,田纪云副总理来此视察后,称赞是“亚洲最大的天然花园”。
  为进一步带动村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脱贫致富,目前刘嘉坤在九间棚成立了全县第一家村级旅游公司,围绕乡村休闲度假、红色文化教育、沂蒙风情体验、生态康体养生四个方面规划发展。
  为了提升九间棚村民的文明素养,刘嘉坤在村里开展了“文明家庭评选与表彰”活动,从“孝敬老人”、“讲究卫生”、“保护环境”等十个方面,对村民进行培训考评。每到年底,都要对评选上的“文明标兵家庭”和“文明进步家庭”予以隆重的表彰奖励。
  据悉,这些年来,有9位党和国家领导人、120多位省部级领导、50多所大学的师生、十几个国家的国际友人、500多万干部群众和游客,来九间棚考察学习、观光游览。该村党委书记刘嘉坤被评为“全国劳动模范”,当选为党的十四大代表,九届、十届、十一届、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,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。
  2012年3月7日,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,在全国人大十一届五次会议上,听取了刘嘉坤的发言后,对九间棚建设“美丽乡村”和发展金银花产业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,称赞九间棚“虽然地处偏远,但风景这边独好”。
(王树民 廉士东)
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
集团总部办公电话

0539-4218097

Copyright © 2019 平邑县九间棚集团   版权所有